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一周天气 一周天气

中山天气台风最新消息_中山天气预报实时报道

tamoadmin 2024-06-30 人已围观

简介1.广州一年四季气温怎么样?2.2008年广东台风情况3.杭州的详细情况 重点杭州的天气 一年四季的4.海南台风是在几月开始出现海南台风几月份开始5.中山市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台风“苏拉”对中山有影响。受台风“苏拉”影响,2023年9月2日白天,中山、珠海、佛山等市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广州、东莞、深圳出现大雨局部暴雨。气象水文监测显示,2日8时到17时,广东省有2个镇街录得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

1.广州一年四季气温怎么样?

2.2008年广东台风情况

3.杭州的详细情况 重点杭州的天气 一年四季的

4.海南台风是在几月开始出现海南台风几月份开始

5.中山市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中山天气台风最新消息_中山天气预报实时报道

台风“苏拉”对中山有影响

受台风“苏拉”影响,2023年9月2日白天,中山、珠海、佛山等市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广州、东莞、深圳出现大雨局部暴雨。气象水文监测显示,2日8时到17时,广东省有2个镇街录得超过250毫米的特大暴雨,有71个镇街录得100毫米—250毫米的大暴雨。

超强台风苏拉为202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获得国际编号的风暴。“苏拉”一名由越南提供,意为中南大羚,是越南最近发现的一种罕有的珍贵动物,本次为“苏拉”一名第四次使用。台风苏拉的路径是菲律宾-中国。

中山市的地理环境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中山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

中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为22.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886毫米,日照时长1705.4小时。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8.2日。灾害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和强对流。中山空气质量优良,森林植被指数高,生态环境好,气候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山市

广州一年四季气温怎么样?

1、台风什么时候到大连2、台风。登录哪里3、今天的台风从哪里登陆4、台风现在在哪登陆5、大连的气候如何?台风什么时候到大连

据中国气象局最新通告,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的中心已于27日8时30分前后在中朝交界附近的平安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登陆后逐渐转为北偏东到东北方向移动,穿过东北三省,强度逐渐减弱,预计27日下午大连将逐渐脱离其影响。

受台风影响,大连依然有阵雨或雷阵雨天气。截至8月27日8时,全市223个站点中,67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100mm,94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50mm,28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25mm,25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10mm,1个站点降水量不小于0.1mm。其中,张家、西韭、安波、鲁凤、高家沟、郑沟、逸盛大化、城子坦、蒿房、荷花山、南甸、金店、初店、马家、小长山等15个站点降水量相对较大。

台风。登录哪里

第一种是西移路径:台风从菲律宾以东海面一直向西移动,经我国南海,在华南沿海和海南岛、越南沿海一带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华南地区影响较大。

第二种是西北移路径:台风自菲律宾以东海面向西北方向移动,横穿我国台湾和台湾海峡,在闽、粤一带登陆;或者穿过琉球群岛,在苏、浙沿海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常常侵袭我国大陆,对华东、华南均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种是转向路径:台风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先向西北方向移动,以后转向东北,呈抛物线状,是最多见的路径,如台风在远海转向,主要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台风在近海转向,大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朝鲜,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后期会折向西北行,登陆于我国辽鲁沿海

今天的台风从哪里登陆

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台风“梅花”今天(9月16日12时40分前后以热带风暴级在辽宁大连第四次登陆我国,为2000年以来首个登陆辽宁的台风,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最北的秋台风。随着“梅花”到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将掀起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辽宁中东部等地有大暴雨,需警惕。

据中央气象台监测,9月16日12时40分前后,“梅花”的中心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90百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你生活愉快!

台风现在在哪登陆

在中朝边境附近的平安北道海岸登陆。

2020年第8号强台风“芭薇”于2020年8月27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在中朝边境附近的平安北道海岸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

上午10时减弱为强烈热带风暴。其中心仍位于朝鲜平安北道,即北纬40.1度,东经124.8度。最大风力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大连的气候如何?

大连市地处北半球的暖温带、亚欧大陆的东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兼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集中,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年极端最低气温-28~-18℃,无霜期180~200天。年降雨量550~800毫米,旱年多于涝年。由于地处东亚季风区,7级或7级以上大风日数沿海每年40~65天、内陆10~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2800小时,日照率60%左右。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70%。年平均雷暴日数18~26天。年平均大雾日数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高新园区35~50天,庄河市、长海县为40~55天,其他地区10~30天。

以2016年的大连地区气候特点为例: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大风日数偏少,大雾日数偏多。全市平均气温11.1℃,较常年偏高0.7℃;春夏气温偏高显著,秋冬气温接近常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40毫米,较常年少近1成;降水空间分布呈北多南少格局;冬春降水偏多,夏秋降水偏少。全市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接近常年;大风日数较常年偏少10天;大雾日数较常年偏多6天。1月中下旬出现异常低温时段;2月13日(大年初六经历冰冻雨雪、大风寒潮复杂天气;春夏发生阶段干旱;5月初入海爆发性气旋带来强风暴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平均气温创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之最;汛期强对流多发重发;入秋雾、霾过程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总体上,2016年全市气候条件良好,气象灾害偏轻。但夏秋降水持续偏少,水资源少于常年;雾、霾天气较多,空气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气温。全市年平均气温显著偏高,春夏两季尤为明显。全市年平均气温11.1℃,比常年高0.7℃。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年平均气温11.1~12.0℃,其他地区年平均气温10.0~10.5℃;与常年相比,各地高0.5~0.8℃。年极端最高气温35.1℃,8月14日出现在普兰店区;年极端最低气温-21.4℃,1月23日出现在庄河市。1月23日全市出现极寒天气,大连市区最低气温降至-18.8℃,追平该站1971以来历史极值。冬季(2015年12月~2016年2月气温接近常年,出现异常低温时段。全市冬季平均气温-2.9℃,比常年同期高0.3℃。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2.1~-1.3℃,其他地区-4.7~-4.5℃;与常年同期相比,普兰店区持平,其他地区高0.2~0.5℃。1月中下旬受多股强冷空气影响,全市出现异常低温时段,全市平均气温-5.3℃,较常年同期低6.0℃,尤其是1月23日各站气温降至全年最低。春季(3~5月气温偏高显著,出现持续高温时段。全市春季平均气温11.1℃,比常年同期高1.5℃。庄河市、长海县10.0~10.2℃,其他地区11.1~12.1℃;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高1.3~1.9℃。其中,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3.0℃,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6~8月气温总体偏高,8月上中旬气温为1971年以来同期最高。全市夏季平均气温23.7℃,比常年同期高1.1℃。长海22.7℃,其他地区23.4~24.2℃;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高0.7~1.3℃。其中8月上旬至中旬,全市气温异常偏高,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高2℃左右,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夏季我全市日最高气温≥30℃的日数共25天,为近10年来最多。秋季(9~11月气温接近常年。全市秋季平均气温12.6℃,比常年同期低0.1℃。市区、旅顺口区、金州区和长海县13.3~13.8℃,其他地区11.3~11.5℃;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瓦房店市和长海县低0.1~0.3℃,旅顺口区、庄河市高0.1℃,其他地区持平。2—9月和12月全市月平均气温均表现为偏高态势,其中3月、4月和8月平均气温均异常偏高,比常年同期高1.3~1.9℃;1月和11月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降水。2016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40毫米,比常年少1成。市区、旅顺口区和金州区年降水量380~429毫米,其他地区604~660毫米;与常年相比,市区、旅顺区和金州区少2~3成,庄河市少1成,长海县多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据大连市气象局区域自动站监测显示,瓦房店市东北部、普兰店区北部和庄河市北部地区年降水量最多,为700~900毫米,其他大部分地区300~700毫米。冬季降水显著偏多。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35毫米,比常年同期多7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24~52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市区和普兰店市多1~2成,瓦房店多近7成,其他地区多1倍左右。春季降水偏多。全市春季平均降水量128毫米,比常年同期多3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103~16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旅顺口区和庄河市多1成,市区、普兰店市和长海县多2~3成,其他地区多6~7成。夏季降水偏少。全市夏季平均降水量310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成。各区市县平均降水量198~456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长海多2成,瓦房店市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4成。秋季降水偏少。全市秋季平均降水量76毫米,比常年同期少3成。庄河市最多为149毫米,其他地区47~10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多1成,普兰店市少近1成,其他地区少3~5成。全市各月降水量差异明显,8月降水量最多达148毫米,1月降水量最少仅3毫米。1月、3月、10月和12月降水显著偏少,较常年同期少5~7成;2月和5月降水表现为异常偏多,其中2月平均降水量20.7毫米,比常年同期多2倍,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三多;5月降水量95毫米,较常年同期多8成。

日照。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511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年日照时数2296~2714小时,与常年相比,庄河市多1成,旅顺口区和普兰店区少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冬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冬季日照时数561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日照时数483~623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旅顺口区少近1成,庄河市多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春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春季日照时数752小时,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区市县日照时数678~80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多近2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夏季日照接近常年。全市夏季日照时数665小时,比常年同期多32小时。各区市县日照时数5~725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金州区、瓦房店市和庄河市多1~2成,普兰店市少1成,其他地区基本持平。秋季日照异常偏少。全市秋季日照时数530小时,比常年同期少近2成。各区市县日照时数455~592小时;与常年同期相比,庄河市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2成。1—8月全市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同期持平到略多,9月开始日照时数表现为持续偏少,其中9月和12日照时数显著偏少,均比常年同期少2成,分别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少和第三少。

相对湿度。全市年平均相对湿度65%,与常年基本持平。各月相对湿度52%~83%,1月、5月、6月和8月相对湿度比常年同期低5%以上。各区市县年平均相对湿度在61~70%之间,与常年相比,长海县基本持平,其他地区低2~4%。

大风。全市年平均大风日数16天,比常年少10天。12月份大风日数最多,全市平均3天。年大风日数金州区最多为32天,北部地区年大风日数较少,均不足10天,其他地区17~26天;与常年相比,金州区多17天,普兰店区基本持平,其他地区少10~23天。

大雾:全市年平均大雾日数43天,比常年多6天。7月份大雾日数最多,全市平均为8天。庄河市年大雾日数最多为70天,其他地区26~56天;与常年相比,庄河多24天,金州区和瓦房店市多16~17天,市区少12天,其他地区基本持平。

无霜期。全市年平均无霜期日数229天,比常年多36天,比上年少14天。其中,瓦房店市201天,金州区240天,普兰店市198天,长海县254天,庄河市201天,旅顺口区238天。全市初霜日平均出现在11月2日,比常年推迟3天,比上年提前12天;全市终霜日平均出现在3月17日,比常年提前14天,与上年终霜日相同。

主要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寒潮来袭,渤海海冰面积超同期。1月中下旬出现严寒天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6.0℃。各站平均气温均创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1月22日—24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各地区出现2016年气温的最低值,其中市区-18.8℃,追平1971年以来极端最低值。受寒潮影响,大连海域出现“海浩”景观,沿海地区进入“冷冻模式”,渤海海冰面积迅速扩大。据风云3号气象卫星监测显示,1月24日,渤海海冰覆盖面积3万平方公里,较上年同期(2015年1月下旬偏大2.9倍。

春节返程高峰期,突遇复杂天气。2月13日(正值大年初六,一天之内经历雨、雨夹雪、冻雨、雪多种降水相态的复杂天气,各地区出现大雪到暴雪、大风、寒潮恶劣天气,降温幅度达10~12℃,海面风力8级阵风10级,陆地7级阵风9级。此次天气过程造成大连机场进出港航班300余班取消,大连港轮船全部停航。

春夏出现阶段性干旱,灾损偏轻。3月中旬至4月上旬、6月末至7月上旬,出现两次阶段性干旱事件,降水量异常偏少。3月中旬至4月上旬,全市平均降水量仅有1.7毫米,比常年同期少21.3毫米,是1971年以来第二少;由于降水少,气温偏高,局部地区出现轻度干旱。6月末至7月上旬,再一次出现阶段性干旱,全市平均降水量3.6毫米,是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普兰店市个别地区出现中到重度干旱,作物受灾7220公顷。

入海爆发性气旋带来强风暴雨。5月2日—3日,受黄淮气旋影响,出现大雨到暴雨和强风天气。强降水主要出现在瓦房店市和普兰店区北部地区,最大降水量107毫米。同时伴有强风天气,海区风力8~9级阵风11~12级;陆地7~8级阵风10~11级。瓦房店市极大风速达32.3米/秒。受此次强风暴雨影响,多地设施农业受损,广告牌折断,树木、通电、通讯线杆倒伏,给农业、交通、通讯和居民生活带来一定影响。

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持续“桑拿天”。7月下旬到8月中旬各地出现持续闷热天气,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超过30℃的日数市区为15天,比常年多10天,是近10年最多。其中8月上旬至中旬,全市平均气温26.5℃,比常年同期高1.9℃,为1971年以来同期最高。

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跳水”如隆冬。10月末至1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2.7℃,为197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四低。10月31日,全市出现大风、强降温天气,各地降温幅度6~8℃,同时伴有6~8级的偏北大风,各地最低气温都在冰点以下。11月8—9日,再次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各地降温4~6℃。

台风“狮子山”间接影响。8月31日,第10号台风“狮子山”以热带风暴强度进入吉林省东部,与东北气旋合并,其外围云系给大连市带来一次风雨天气。海岛站小长山乡风速最大,瞬时极大风力达12级。受“狮子山”带来的强风影响,部分乡镇出现农作物倒伏情况。汛期局部地区强对流多发。汛期先后经历6次影响较大的局部地区强对流,部分地区出现冰雹、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天气。6月30日,庄河市部分乡镇出现冰雹,冰雹直径10毫米左右,部分乡镇果树受损;7月21日,庄河市东北部出现大暴雨,仙人洞镇降雨量218毫米;8月7日,瓦房店市西部和普兰店区南部出现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强度达86毫米,局部出现城市积涝。

持续性雾、霾天气出现。进入秋季,由于大气层结稳定,风力偏小,出现严重雾、霾天气。11月5日,在全市集中供热开栓第一天,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达重度污染。大连市气象台发布秋季首个大雾红色预警和霾**预警。12月17日—21日,全市再次出现持续雾、霾天气,空气质量连续多日为重度污染,此次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全市交通运输、市民生活均造成不利影响。

2008年广东台风情况

主回答

全年平均气温20-22为摄氏度,是中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最冷月为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9~16℃。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7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和3月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冬天的话建议穿一件牛仔衫,晚上的温度还是会低一些,可以穿上薄毛衣,或者是风衣就可以了。夏天的话肯定就是短袖T恤了。

扩展资料

一、地理位置

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中国南海,东连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三水、南海和顺德,北靠清远市区和佛冈县及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相望,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中国的“南大门”,是广佛都市圈、粤港澳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的核心城市。

广州位于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市中心位于北纬23度06分32秒,东经113度15分53秒。

二、地形地貌

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三、水系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条,河宽5米以上的河流1368条,总长5597.36千米,河道密度达到0.75千米/平方千米,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

参考资料:

广州-百度百科

杭州的详细情况 重点杭州的天气 一年四季的

您好!

4月18日22时30分,台风“浣熊”登陆海南。“浣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年中登陆华南地区最早的一个台风。

据海南省气象台发布的消息称,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于18日22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东北部的龙楼镇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相当于每秒30米的风速。海南省气象台预计,台风“浣熊”将进入琼州海峡继续向北朝着广东方向移动。

海南省气象台副台长张春花说,“浣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年中影响海南、也是华南地区最早的一个热带气旋。据历史资料记载,在此次台风登陆前,新中国成立后一年中最早在海南登陆的台风是1991年4月28日登陆在海南陵水的强热带风暴。

据专家介绍,受“浣熊”影响,18日晚上到19日白天,海南全省陆地将普降暴雨到大暴雨,东部市县降雨量将达到100——150毫米,西部地区降雨量30——50毫米,南部地区降雨量50——80毫米。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已于昨天晚上10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30米/秒(108公里/小时),相当于11级的风力。“浣熊”预计将于今天下午到夜间在粤西的吴川至台山之间的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仍可达8级-10级。

将带来大到暴雨

据目前资料分析,台风“浣熊”未来24小时内将以10公里-1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昨天夜间擦过海南东部海面北上,强度减弱并移向粤西沿海,最后将于今天下午到夜间在粤西的吴川至台山之间的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仍可达8级-10级。

受“浣熊”影响,南海中北部海面旋转风8级-10级,其中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12级;我省沿海海面有7级-9级的偏东风,阵风10级。另外,今明两天珠江三角洲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江门、阳江、茂名、湛江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广州市今明两天有中到大雨,其中番禺、南沙有大到暴雨。截至昨天晚上10时,我省各市县预警信号发布城市增加到28个,与前天的预警信号相比,昨天新增了包括广州南沙、深圳、佛山顺德以及云浮等地区在内的9个市县区,其中茂名、湛江、阳江等市的大部分地区都发布了**台风预警信号。希望有关方面密切注意“浣熊”的动向和气象台的最新预报和警报,继续做好防御台风“浣熊”的工作。

将成最早登陆广东台风

气象专家表示,虽然历史上登陆广东最早的热带气旋出现在5月2日(登陆惠东的9902号台风),而最早登陆华南的热带气旋在4月28日(登陆海南岛的9103号强热带风暴),但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背景下,台风的强度和移向会趋于复杂多变。“浣熊”一旦登陆粤西,就将成为最早登陆广东的台风。目前南方刚刚进入汛期就迎来今年第一个台风,台风来得如此之早、强度如此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广州迎来新一轮降雨

气象部门昨天在广州南沙发布了白色台风信号预警。受“浣熊”影响,广州地区将迎来新一轮的雨天,广州市今天白天阴天,市内有中到大雨,气温介于23℃到27℃之间,相对湿度介于60%~90%之间,吹和缓的东南风。与前几天的炎热天气相比,周末气温也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出行除了要备齐雨具,最好也多带件衫防降温。明天阴天,持续有中到大雨,气温介于21℃到25℃之间,相对湿度介于65%~95%之间,吹和缓的东南风。

来得早来得快来得猛

黄华华李容根要求各级政府和部门密切关注

据新华社电 18日上午9时,广东省三防副总指挥、省水利厅厅长黄柏青宣布:全省防御台风正式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这是继17日凌晨广东启动防风Ⅳ级应急响应之后的再升级。目前,广东全省正紧急采取相关措施防御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

今年第1号台风“浣熊”来得早、来得快、来得猛,并且将对广东西部乃至珠三角和更大范围造成较严重的影响。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副省长李容根先后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浣熊”动态。18日上午,广东省副省长、省三防总指挥李容根再次召集气象、水文、农业等部门和有关地市召开全省紧急防台风视频会商会,并对防御“浣熊”进行全省性的再动员、再部署。

“浣熊”是广东今年进入汛期迎来的第一个台风。广东省要求各有关地区和各部门立即行动起来,把防御“浣熊”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出发,立即对防台风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目前,广东沿海各地各级党政领导已纷纷深入当地三防指挥部坐镇指挥。湛江、茂名、阳江各市三防指挥部及有关成员单位派出了数十个由领导带队的防台风工作组,到一线指挥防台风工作。湛江市启动二级防台风预案,茂名市也启动了四级预案;中山、阳江市按照白色信号布置防台风工作。据广东省三防办介绍,至18日12时,广东全省出海船只已百分之百回港、渔排人员百分之百上岸、危房五保户人员百分之百转移、低洼地简易房等危险区域人员百分之百转移到安全地带。据了解,目前粤西地区已完成省轻舟四大队各项待命准备,随时投入抢险战斗。

据气象部门分析,台风“浣熊”未来24小时内将以10公里——1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逼近海南岛,最大可能于18日夜间在海南省东部沿海登陆,也有可能擦过海南省东部海面北上,强度减弱并移向广东西部沿海,并于19日白天在粤西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仍可达8级到10级。

暴雨预警挂黑色中考体育将叫停

200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体育考试将于4月21日进行。昨天记者从广州市招生办获悉,考试期间如遇异常天气,将由市教育局发出停考指令。

市招生办表示,考试期间如遇气象台悬挂黑色暴雨预警信号,属于全市范围内受影响的,由广州市教育局作出停考指令,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告知全体考生。

如黑色暴雨预警信号只属于局部地区受影响的,由当地区、县级市教育局报告市招考办,经同意后由本区、县级市教育局发出停考指令,通过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告知全体考生。

因天气原因造成部分地区的考生在赴考途中安全受影响的,经同意后可对受影响地区的考生发出停考指令,由毕业学校和带队教师通知考生。

停考后,广州市招考办将根据天气情况作出复考安排。

海南台风是在几月开始出现海南台风几月份开始

州市地处中北亚热带过渡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丰沛。一年中,随着冬、夏季风逆向转换,天气系统、控制气团和天气状况均会发生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形成春多雨、夏湿热、秋气爽、冬干冷的气候特征。杭州市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杭州市光、热、水的地域分配不均,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但因季风在进退时间上和持续强度上的不稳定性,常出现冷热干湿异常,导致灾害性天气。

一、日射和日照

杭州市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 1800~2100小时,日照百分率(某时段内实际日照时数与该地理论上可照时数的百分比)41~48%。在地域分布上,平原多于山区。桐庐、富阳以北,萧山、余杭及市区的东北部,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8千卡/平方厘米以上,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于45%,为全市高值区。市域中部的河谷平原、新安江库区及临安县东部,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06~108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195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45%左右。丘陵山地,因地形遮蔽和云雾、热雷雨较多,光照较差,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在100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90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41%,在山垄窄坞,日射和日照只有平原的70%左右。

据天目山气象站观测,山区的日射和日照,在海拔500米以下,随地势的升高而变弱,变短;海拔500~1000米,因云雨较多,出现最低值;海拔1000米以上,随地势升高转而变强、变长。杭州市日射和日照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半年(5~10月)的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均大于冬半年(11月~次年4月)。其中,盛夏7、8两月,日射强、日照长。除山区外,全市大部分地区月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厘米,日照时数230~26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5~60%或以上。冬季日射弱,日照短,12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总辐射量都在6千卡/平方厘米以下,日照时数不足150小时,日照百分率小于50%。春(3~4月)、秋(9~10月)两季为过渡季节,日射和日照量居中,相比之下,春季阴雨天气较多,各值比秋季要小。只有天目山顶部例外,除7、8两月,冬季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也多,11月~次年1月各月日照百分率均超过50%。

二、气温

(一)年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温。杭州市年平均气温15.3℃~17℃。地域分布上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全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寿昌盆地和梅城盆地,在17℃以上;中部建德乌龙山以北和分水江两岸河谷平原以及东北部平原,为16.0~16.9℃;西北部临安昌化、於潜河谷平原和低丘谷地为15.0~15.9℃;天目山、昱岭、白际山和千里岗等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全市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天目山顶部,为8.9℃。一年中,月平均气温以1月最低,一般3.0~5.0℃(南北温差2℃左右),山区低于3℃;以7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29.0℃(南北温差1℃左右)。天目山顶部的月平均气温,1月份偏低6℃,7月份偏低9℃。春秋季为气温转换季节,其中4月回温最快,月平均气温比3月高6℃;秋季至初冬降温最快,10月、11月平均气温下降在5.5 ℃以上,以气温论,1、4、7、10月分别代表杭州市的冬、春、夏、秋四季。

(二 )山地气温直减率。山区气温随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但受地形、坡向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在中山地带气温直减率(海拔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的下降值)一般是低层大于高层,南坡大于北坡,夏秋季大于冬春季。但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受水体调节,气温直减率变化较为复杂。另外,山间盆地冬半年冷空气容易下沉积聚,晴夜辐射冷却作用又十分强烈,常形成“冷湖”和逆温(气温随海拔高度而增加)现象。天目山南侧全年逆温的出现频率达67%左右。按高度不同,大致可分为两个逆温层:第一层,海拔150~500米,平均强度大于0.7℃/100米;第二层,海拔800~1100米,平均强度约0.3℃/100米。

(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建德和临安昌化为全市两个高温中心,最热月7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在34℃以上,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42.9℃(1971年7月31日)和41.9℃(1966年8月6日),同期,钱塘江两岸海滨平原气温较低,月平均最高气温低于33℃,极端最高气温为38℃左右。杭州市区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2.1℃(1930年8月10 日)。西北部临安昌化是全市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1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1.3℃。但极端最低气温却常出现在南下冷空气能够长驱直入的东北部平原,1977年1月5日,萧山有-15.0℃的低温记录,比西北部低丘谷地还低近2℃。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1.9℃和—8.0℃,是全市冬季最暖和区域。天目山顶最热月的月平均最高气温23.8℃,极端最高气温也仅30.6℃;最冷月的月平均最低气温-6.1℃,极端最低气温-20.2℃(1967年1月16日),均为全市最低。杭州市区1951—198 5年出现的最低气温为-9.6℃(1969年2月6日)。

(四)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杭州市平均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为23.8~24.9℃。北、中部平原区年较差较大,在24.5℃以上;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及梅城盆地年较差较小,一般不超过24.0℃。年平均日较差(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为7. 9~11.0℃。此值山垄谷地较大,临安昌化达11.0℃;低丘谷地一般,为9.0~ 10.0℃;东北部平原地区较小,8.0℃左右。全年,各月平均日较差值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山区的平均年、日较差通常较小,天目山顶部分别为22.5℃和7.3℃,属全市最小。

(五)初霜日、终霜日和无霜期。杭州市平均初霜日出现在11月中下旬,终霜日出现在3月中旬前后,无霜期一般为230~260天。富阳以北的谷地冷空气容易侵入,初、终霜日比其南部地区分别提早5~10天和推迟10~15天,无霜期也相应缩短20天左右。特别是北部临安昌化的河谷山垄地带,冷空气的平流冷却作用和地表夜间辐射冷却作用较强,又易于叠加,初霜日早而终霜日迟,无霜期较短,仅为232天左右。南部新安江水库附近的建德、淳安初霜日最迟,终霜日最早,无霜期可达254~263天。全市有霜日数各地一般为23~26天,北部河谷平原多于滨海平原,滨海平原又多于南部新安江水库区。山区全年气温较低,初霜日提早和终霜日推迟。天目山顶部初霜日平均为11月1日,终霜日平均为4月4日,无霜日平均仅209天左右。

(六)稳定通过10℃的初日、终日和积温。杭州市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分别出现在3月下旬~4月初和11月中下旬,持续日数230~250天;≥10℃积温4700~5700℃。南部新安江水库区、河谷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0~25日,持续日数240天以上,≥10℃积温5300~5700℃ ,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好地区;中部河谷平原和东北部平原≥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25~31日,持续日数235~240天,≥10℃积温5000~ 5300℃。西部低丘及东南部低山丘陵地区≥10℃初日的平均日期出现在3月底至4月初,持续日数230~235天,≥10℃积温4700~5000℃;西北、西南部中低山区≥10℃初、终日的平均日期分别出现在 4月3日以后和11月11日以前,持续日数少于230天,≥10℃积温不足4700℃,为全市热量条件最差地区。

三、降水

(一)平均降水量和雨日。杭州市年平均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雨日130~160天 。但在环流和地形影响下,各地降水量和雨日多寡悬殊,其分布总趋势是自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自河谷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向丘陵山地递增。市域西北部、中部、西南部山区,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雨日大于160天,为多雨区。特别是天目山东西两边的市岭和双石,昱岭东北部马山,白际山东侧的陈家村、樟村、千里岗的白马、西岭和建德大坑源等地,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800毫米以上,雨日超过165天。临安、富阳以南沿江至寿昌盆地、梅城盆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雨日145~155天。东北部平原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下,雨日少于150天,为全市少雨区。萧山、余杭的滨海、水网平原,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200毫米,雨日不到140天。

(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杭州市全年有两个雨季和一个多雨时段。第一个雨季自5月初前后开始,6月底至7月上旬结束,俗称梅汛期,多由极锋(梅雨锋)北移,雨带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停滞而产生。该时段内,雨量集中,有大到暴雨出现,平均降水量350~55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25~31%。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至西北部山区,平均都在500毫米以上。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底到9月底,因受台风或极锋南移影响所致,俗称台风秋雨期,平均降水量120~22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8—13%。多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和东北部平原。天目山东侧为台风暴雨的频发中心,平均在200毫米以上。此外,3~4月为一多雨时段,称春雨期,平均降水量200~300毫米,约占年总量的13~23%。7、8月和10月至次年2月为两个相对干季。前一干季为盛夏伏旱期,即夏干期,全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夏季风极盛,高温少雨,除西北部天目山区和中部昱岭山区平均降水量超过35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50~300毫米,东北部平原沿钱塘江河谷到新安江水库区降水量最少,平均在250毫米以下,后一干季为冬干期,因受蒙古南下的极地大陆干冷气团影响,连续五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仅300~400毫米,占年总量的20~27%。

(三)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年降水相对变率。杭州市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年降水 量的相对变率(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各年降水量之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为12~17%。其中临安、淳安、建德西部和西南部、萧山东部多在15%以上,其它地区为12~15%。全年各月的相对变率以3~6月最小,为25~35%,说明春雨量和梅雨量相对稳定,而常年3~6月降水量为年降水总量的一半,故易造成不同程度的洪涝和湿害。7、8两月降水较少,相对变率较前期有所增加(35~50%),故易出现伏旱,只在台风降水和9月秋雨影响下,旱情才得以缓和或解除。10月至次年2月冬干期,降水多寡悬殊,相对变率最大(50~80%),常出现“燥冬”或“烂冬”年份。

(四)暴雨日的分布。除冬季外,杭州市各地都可能出现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年平均2~5天。6月为最多,9月次之。暴雨日的地域分布,以东北部河网平原、滨海平原为最少,年平均2天左右;中部和南部的低丘谷地及新安江水库区年平均3~4天;山区最多,年平均都在4天以上,几个暴雨中心均达到或超过5天。日降水量≥100毫米的大暴雨日各地年平均少于2天。其中,东北部平原区和新安江水库区在0.5天以下。日最大降水量,梅汛期西部山区可达200毫米上;台风秋雨期有超过300~400毫米的特大暴雨,每每出现在天目山东侧和东部平原。

四、蒸发和湿度

(一)蒸发量。杭州市年平均蒸发量为1150~1400毫米。地域分布上南部大于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的建德、淳安达1350毫米以上,天目山南侧的临安镇在1150毫米以下。全年蒸发量季变特点明显。全年以夏季(6~8月)为最大,盛夏7、8两月晴热少雨,月平均蒸发量高达170~230毫米。春(3~5月)、秋(9~11月)两季次之,平均月蒸发量75~150毫米。冬季(12月~次年2月)为最小,1月的月平均蒸发量一般不超过50毫米。

(二)相对湿度。杭州市年相对平均湿度和月平均相对湿度在75~85%,大致上北部大于南部。萧山、余杭、临安和富阳夏秋季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为80%左右,淳安、建德和桐庐等地大多低于80%。全年相对湿度以梅汛期(6月)为最大,月平均湿度在80%以上,以冬干期(1月)为最小,一般月平均不超过78%。天目山顶部相对湿度的年变化最为明显,7、8两月高达90%左右,为全市最大;12、1两月低于65%,为全市最小。

五、风和气压

(一)风

风向。杭州市北、中部平原地区和海拔1000米以上山区的盛行风向具有显著的季风性特点,随着冬夏季节转换,最多风向也呈反向(交角120°以上)变化。每年2、3月(冬春之交)风向开始由偏北转为偏东,继而又转向偏南;6月(初夏)起盛行南——西南风;8月(盛夏)偏东风增多;9月(入秋)至次年2月,乃至整个冬半年偏北风占较大优势,其中,1月前后,北——西北风尤为盛行。以上规律在天目山顶部表现最为著。

在低山、丘陵和河谷平原,因受局部地区地形干扰,盛行风向具有地方性特点。建德、淳安及临安昌化全年盛行偏东风,临安东部春季以东北风为最多,夏、秋、冬三季基本以西南风为主。

全市各地月最多风向的出现频率一般为10~25%,冬夏季较春秋季要大。

风速。杭州市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在1.3~2.4米/秒。东北部平原和新安江水库区地势平坦,年平均风速较大,都在2米/秒以上,尤其是钱塘江两岸的滨海平原,年平均风速超过3米/秒。低丘谷地,特别是与风向正交的山垄狭谷里,风速较小,如临安、昌化,年平均风速仅1.3米/秒,静风频率高达52%,比其它地区偏多20~30%。山顶、山冈和迎风山坡的风速远比平原地区要大。天目山顶年平均风速达6.3米/秒,静风频率低于4%。

各地月平均风速在1.1~2.7米/秒之间。通常冬季风速较大,夏季较小。中、北部地区春季风速略大于秋季,南部新安江水库区附近则相差不大。

各地年最大风速和月最大风速,一般在10~20米/秒之间,天目山顶可25~30米/秒。冬春两季的大风主要是北方冷空气(寒潮)南下时出现,多呈北——西向;而夏秋季的大风常受局部地区强对流(热雷雨、飑线等)和台风影响,风向较乱。?

(二)气压

年平均气压。据杭州市气象台观测站1961~1980年记录,杭州市区的多年平均气压为1011.6百帕,低于标准大气压1013.25百帕。1953年和1970年出现最高年平均气压1016.5百帕,1974年出现最低平均气压1010.9百帕。年际平均气压最大差值为5.6百帕。

月平均气压。一年中,杭州市区月平均气压随月平均气温变化,最低的月平均气压出现在7月,为999.2百帕,最高月平均气压出现在12月和1月,为1021.6百帕。

气压的极端变化。冬季受西伯利亚的冷高压(强寒潮)侵袭,气压出现极大值,1981年12月2日杭州市区受冷高压影响,气压陡升到1038.2百帕;秋夏之交受强台风影响,气压出现极小值,1956年8月2日晨,杭州市区受强台风影响,气压剧降到958.7百帕,以上极值均为40年所未遇。

六、四季

按气候学指标(5天为1候,候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10~22℃为春、秋季)划分,杭州市四季分明,时间分配上,冬夏两季较长,春秋两季较短。

(一)春季

始于3月第四候至第六候,终于5月第五候至6月第一候。历时68天左右,始日和终日均南早北迟,前后分别相差10天和7天左右。每年开春后,冷暖气流交替加剧,受气旋及锋面活动影响,风向多变,但以偏东风为主;天气乍寒乍暖,气温变幅较大;雨水增多,晴雨不定;故杭谚有“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之说。四月“清明”时节,当较强冷空气南下时,常出现连续低温阴雨的“倒春寒”天气。春末,时有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发生。春季平均气温17℃左右,降水量330~450毫米。

(二)夏季

始于5月第六候至6月第二候,终于9月第三候至第五候。历时115~120天。始日南早北迟,终日南迟北早,前后相差5~7天。初夏,随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加强,北上西伸,偏南风日益增多,暖湿气流十分活跃,受“梅雨锋”影响,阴雨连绵,温、湿并升,但风力较小,天气闷热。此时,正值黄梅成熟而物品易霉时期,俗称梅雨期或霉期。因雨量集中,且暴雨频繁,时有洪涝发生。7月上旬起,梅雨先后停止,各地进入盛夏期,直至8月下旬,夏季风极盛,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除有局部雷阵雨外,多晴热天气,为全年相对干热期。因持续高温少雨,日照强而蒸发大,而形成干旱。其间也常受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影响,出现暴雨和大风天气。夏季平均气温26~27℃,降水量530~630毫米。

(三)秋季

始于9月第四候至第五候,终于11月第四候至第五候,历时约63天左右。始日和终日均北早南迟,前后相差5~7天,“秋分”前后,北方冷空气迅速南下,风向偏北,气温下降较快,易出现秋季低温;有时,冷暖空气流再度交替,会产生一段降雨过程。10月中旬至11月,在蒙古大陆冷高压脊前部控制下,气层稳定,雨水明显减少,常出现云少日照多,昼夜温差大,相对湿度小的秋高气爽天气。晚秋,冷空气较强时,会出现初霜。秋季平均气温16~17℃,降水量140~200毫米。?

(四)冬季

始于11月第五候至第六候,终于次年3月第三候至第五候,历时110~120天。始日北早南迟,终日北迟南早,前后相差5~10天。初冬,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偏北风日益增强,气温急剧下降。1月,冬季风最盛,受蒙古冷高压控制,以晴冷天气为主。“立春”过后,冬季风有所减弱,气温缓慢回升,而雨雪逐渐增多。在强冷空气或寒潮侵袭时常产生大风和强降温天气,有时也会出现严重的冻害和雪害。冬季平均气温6~7℃,降水量260~290毫米。

杭州市海拔250米以上的山区气候与平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通常,气温随着地势升高而降低,千米高程以上地方大多没有明显的夏季,冬季可以长达半年之久,开春要推迟一个月左右,入秋约提前40天。降水量一般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增大,在海拔1000~1200米处,达到最大值,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再往上降水量却随海拔高度上升而减小。

七、地区差异

杭州市南部和北部气候差别甚大。南北年平均气温约相差2.5℃,≥10℃的活动积温相差约1000℃,降水量相差约700毫米,年日照时数相差300小时以上。杭州市山区面积大,有些山地地势较高,气候的垂直差异非常明显,还形成复杂多样的立体小气候。

根据杭州市气温、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和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地形、地貌特征,全市可分为5个气候区。

八、城市气候效应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杭州市区的城市气候效应日趋突出,光、热、水、风等各气象要素与市郊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气候环境有所恶化。

(一)大气消光作用

杭州市区1971~1980年日平均太阳总辐射量268.4卡/平方厘米,日平均日照时数4.9小时/日,比同纬度乡村慈溪庵东分别偏少8.6% 和12.5%。其中,春季(3~5月)偏少值分别为10.7%和13.7%。

(二)热岛和逆温层

热岛效应。杭州城区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最低气温12.8℃,比城郊笕桥机场分别高出0.3℃和0.8℃。这种热岛效应在城区中心地段小营巷反映更为明显,1980年5月至1981年4月,每日各定时气温都高于城郊,其差值即热岛强度,冬季12月最大,达1.4℃;夏季8月最小,约0.8℃;年平均0.9℃。全年日平均热岛强度以0.5~1.5℃的出现频率为最大,约占全年总日数的75%左右,小于0.5℃和大于1.5℃的出现频率分别占15%和10%。

低层逆温层。大气中的逆温层常能阻止层内或层下空气上升,遏制对流云的发展。据1975~1978年每日两时次(7时和19时)探空资料统计,杭州城区上空500米以下低层逆温层的年平均出现频率7时为35%,19时为17%。全年以春季出现最多,秋季出现最少。7时和19时逆温层年平均厚度分别为2.0米和198.5米,冬季底高相差100~150米,厚薄相差50~100米;年平均强度分别为0.75℃/100米和0.57℃/100米,均以冬季为最强。

(三)雨岛和干岛

杭州城区的凤山门1971~1980年平均降水量1390.9毫米,日平均总云量和低云量各为6.8和4.3,比城郊分别增多7.7%,33.3%和30.3%。而城区年平均相对湿度79%,比城郊减少4.3%。

(四)减风作用

据1980年9月至1981年8月测定,城区小营巷距地面1.5米处的年平均风速0.6米/秒,比城郊减小76%。但当街巷走向与风向一致时,因狭管效应,风速反而有所增大。

(五)酸雨

杭州市区降水日趋酸化,据1981起连年监测,降水的年、日平均PH值从5.33下降至4.27,7年间(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为酸雨),降水酸度提高近10倍。全年PH最低值以冬季为最小,为3.37;春、秋季次之,分别为3.50和3.44;夏季最大,为4.83。通常,在静风或弱风时,PH平均值最小,其值在3.85~4.21之间,在偏北(西北——东北)风条件下,酸雨率最高,达57%。

杭州市区酸雨分布面广,市区北部受酸雨侵袭相对较少。

中山市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导语:台风的灾害主要是在台风登陆前和登陆后引起的,所以人们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台风的措施。那么,海南台风几月份开始?海南台风是在几月开始出现?

海南台风几月份开始

海南台风从5月份开始,一直到11月份,都会有发生。海南台风比较多,由于紧邻南海、四面环海,海南一年中有8个月都有可能有热带气旋登陆,是我国受到热带气旋影响时间最长的省份之一。

台风是一种典型的灾害性天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灾害,如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狂风具有巨大的摧毁力,可吹毁房屋、建筑及高空设施,刮断电力和通讯线路;特大暴雨常常导致洪水灾害,并且极易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风暴潮会掀翻海上船只,造成海堤溃决、海水倒灌等。每年,台风的登陆都会给我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但是,台风也可以带来大量降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暂时消除酷暑。

如今,利用卫星技术可有效监测台风,但仅仅有观测和预警是远远不够的,在台风来临时,大家应关紧门窗,备好物资,尽量不要出门,避开广告牌、大树、危险建筑等区域。

海南近些年的台风

2009年“天鹅”

2009年8月6日海口市凤翔西路出现大面积积水,过往车辆犹如小舟般在水中过艰难“滑行”。当天,受热带风暴“天鹅”外围环流持续影响,琼岛北部和西部地区已接连两天出现强降雨天气。截至当天下午3时,海南省气象局于当天15时启动暴雨Ⅱ级应急响应。

2011年“纳沙”

2011年9月29日海口市街头,市民在暴风雨中艰难行走。当天下午2时30分,强台风“纳沙”于文昌市翁田镇沿海一带登陆。“纳沙”是2011年登陆我国沿海最强的台风,具有大风、大雨、大范围、逢大潮等“四大”的特点。

2012年“泰利”

2012年6月18日热带风暴“泰利”来袭,强降雨致海口市龙昆南路的排水管道出现“井喷”现象。积水淹没至出行市民膝盖处,人车在水中艰难前行。据了解,南海北部海面的低压云团于当天20时在海南文昌市以东海面上加强成为热带低压,17日23时发展为热带风暴。

2012年“启德”

2012年8月17日台风“启德”来袭,海口西海岸现约3米高巨浪拍岸的情景。16日5时,强热带风暴“启德”在南海北部海面加强为台风,逐渐向粤西到海南东北部沿海靠近,给全岛带来一次较为严重的风雨过程。

2013年“尤特”

2013年8月14日海口市西海岸,三名游客在海边冒险戏水。当天,台风“尤特”在海南琼海到广东阳江一带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受其影响,海南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

2014年“威马逊”

2014年7月21日岛民王瑞波和6岁的孩子站在新家破碎的玻璃窗边,往外远眺自家老瓦房。超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将她的老屋完全摧毁。7月18日,一场罕见的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岛,狂风撕扯着大地,暴雨肆虐,216个乡镇(街道)受灾,受灾人口325.8万人,因灾死亡或失踪24人,7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08.28亿元。

2014年“海鸥”

2014年9月16日海口市府城中山路,一位骑行者被暴风雨吹倒在地。受台风“海鸥”影响,市区遭受狂风暴雨袭击,出现大面积积水。超强台风“威马逊”袭琼岛不到60天,“海鸥”又袭击琼岛,时间间隔之短实属历史罕见。

2016年“莎莉嘉”

2016年10月18日海口市西海岸,约5米高的巨浪袭来,一名青年男子躲闪不及,差点儿被大浪“吞噬”。当天,2016年第21号台风"莎莉嘉"(强台风级)登陆海南,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5米/秒)。

1783.67平方千米。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行政管辖面积1800.14平方公里。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总面积1783.67平方公里。

扩展资料:

气候特点:

中山市地处低纬度区,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太阳辐射能量丰富。总辐射量以7月最多,达51141.3焦耳/平方厘米;2月最少,仅23285.7焦耳/平方厘米。

水文特征: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东临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门、横门、洪奇沥等三条经市境出海。市境内平原广阔,山丘起伏,雨量多而强度大。

水系可以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明显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中山市平原河网是珠江河口区网状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百度百科——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