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一周天气 一周天气

信阳市息县天气_息县天气

tamoadmin 2024-10-29 人已围观

简介1.有故事的成语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据统计,从1450年到1949年的500年中,淮北豫东平原发生水灾251次,平均2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61次,平均8~9年一遇。豫南发生水灾160次,平均8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42次,平均12年一遇。现将建国后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分述如下: 1、1954年水灾。1954年江淮大水,淮河流域出现了19

1.有故事的成语

信阳市息县天气_息县天气

淮河流域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降雨受季风影响,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据统计,从1450年到1949年的500年中,淮北豫东平原发生水灾251次,平均2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61次,平均8~9年一遇。豫南发生水灾160次,平均8年一遇;发生较大、特大洪水42次,平均12年一遇。现将建国后发生的几次大洪水分述如下:

1、1954年水灾。1954年江淮大水,淮河流域出现了1950年以来全流域最大的一次洪水。

7月份在江淮上空有一条西南、东北向,静止少动的切变线,沿切变线不断有西南低涡东移,致使7月我省份出现了五次大范围的降雨过程,且暴雨集中。暴雨途径先从淮南山区开始,然后向西北方向推进至洪汝河、沙颍河流域,其中:新县熊家河站月雨量990.2毫米,商城县长竹园站月雨量921.8毫米,固始站月雨量855.2毫米,沈丘站月雨量889.3毫米,均相当于或超过本地多年平均的年雨量。

由于雨量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山洪暴发,河水陡涨,淮河息县站连续出现7次洪峰,有4次超过保证水位(40.50米),最高水位达42.95米,相应流量为5830立方米每秒;淮滨站7月6日最高水位达30.89米,超过堤顶1.5米,相应流量6360立方米每秒。淮南支流潢河、白露河及史灌河的最高水位均超出堤顶0.35~1.6米。蒋集站最高水位31.30米,最大流量4600立方米每秒,上下游均漫溢决口。洪汝河遂平站洪峰流量1710立方米每秒,为河道安全泄量的1.43倍;遂平、西平、汝南、平舆、新蔡等县均超过保证水位0.2~1.14米;班台站超过保证水位行洪达18天之久。

由于特大洪水,造成严重水灾。淮滨县除岗地外全部被淹;固始县三河尖水深1.5~3.6米,徐集、蒋集等地一片汪洋,平地行船;项城、沈丘、商水、新蔡、平舆等县的低洼地普遍积水1米左右,深者2米。京广铁路以东的洪汝河,沿河堤外行洪,1~3公里米范围内的农作物多被淹死。汾河干流自商水县秦湘湖、白寺以下,泥河自蔡沟集以下,坡地一片汪洋,沿河两岸数十里堤内水位同高,20多天水才归入河槽,洼地积水长达月余。

2、1956年水灾。6月2~11日,暴雨中心在淮河上游和洪汝河的中部,大庙畈站降雨535.6毫米,平舆站607.6毫米,固始、淮滨、新蔡、南李店皆在300毫米以上。此次暴雨淮河干流及淮南支流洪水均超过河道保证水位,洪水普遍漫溢。6月8日,淮河干流息县站洪峰流量达到7270立方米每秒,淮滨站达到8000立方米每秒,由于降雨时间适值淮河上游和洪汝河地区小麦收获季节,突然山洪暴发,使已经收获的麦垛被大水冲去,出现了水中捞麦,田间尚未收割的受到洪水的浸泡而霉烂,致使夏收严重减产。

第二次是6月18日~25日,暴雨中心在沙颍河上游,降雨强度大,二郎庙站降雨607.3毫米,下汤站420毫米,6月21日,下汤站洪峰流量4820立方米每秒,叶县站洪峰流量8810立方米每秒,致使沙河漯河以西堤防普遍漫溢,洪水涌进叶县城内,陆地行舟。沙河两侧湛河洼、灰河洼、唐河洼一片汪洋。泥河洼进洪1.98亿立方米。

3、1963年水灾。该年5月份太平洋高压势力强大,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到25°N附近(较历年同期的位置偏北5°~10°),冷空气又源源不断侵入省境,造成阴雨连绵。5月7~8日,先在固始等地降雨150毫米左右,18日又在民权一带下了暴雨,民权日雨量256毫米,唐寨238毫米,以后连续阴雨到月底。商丘市5月份雨量为255.2毫米,其中永城站为433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的7倍。当时,大部分河道尚未治理,有些阻水工程尚未处理,排水能力还很低。这场大雨造成豫东大平原一片汪洋。民权-睢县、太康-睢县-开封、杞县-兰考、开封-扶沟,以及豫南的罗山-淮滨、潢川-固县、泌县-南阳等公路全部中断。

4、1964年水灾。4月初淮南山区开始发生暴雨,光山等地日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淮南支流及淮河干流先后出现洪峰,潢河、白露河、史灌河水位均超过保证水位,竹竿河等也接近保证水位,各河道虽未决口,但沿河岸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积水时间长达20余天。

4月17~20日暴雨中心在伏牛山区,降雨量近300毫米,沙河白龟山水库以上4天累计降雨量200毫米,白龟山水库水位21日22时涨到103.89米,蓄水量3.81亿立方米,将正在施工的泄洪闸围堰冲垮,最大泄量3830立方米每秒;下游泥河洼被迫于22日4时开闸分洪,最大分洪流量1700立方米每秒,最高蓄洪水位66.99米,蓄洪量1.47亿立方米,致使滞洪区内5.3公顷小麦被淹,它是历年分洪最早的一次。

9、10月,沙颍河上游在阴雨天之中,还夹有大雨、暴雨,孤石滩站的月雨量达438毫米,昭平台为374毫米。10月份又普遍降雨100~200毫米,各地区的月雨量为常年同期的2.5~3.3倍。导致泥河洼滞洪区于10月5日再次进洪,成为泥河洼滞洪区自建成以来历年进洪量最晚的一次。9、10月份雨量这么大是多年来很少有的。

5、1968年水灾。1968年水灾主要在淮河干流地区。7月中旬,该地区出现了大暴雨,淮河干流洪水特大,是1950年以来41年中最大的一次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灾。

7月中旬,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在江淮一带,与西北南下冷空气交锋,形成低槽,稳定少变。自7月12~17日在淮河干流上游连续降雨,至20日副高北进,天气转好。本次降雨的特点,一是前期雨量较大,在6月28日至7月4日有一次平均140毫米的降雨;二是雨量大,历时长。淮河干流、淮南各站6天累计雨量在400毫米以上;三是暴雨的走向也比较稳定,前三天雨区主要在淮河干流及竹竿河,后三天主要在淮河以南支流。

由于前期降雨影响较大,后期暴雨东移与淮河洪水流向一致,洪峰接踵而来,形成底水很高洪水叠加的复式洪峰。息县以上平均降雨约560毫米,淮河干流及支流师河、小潢河、竹竿河等堤内外一起行洪,向息县汇聚,7月15日,息县站最高水位45.29米,洪水水面宽2500米,南至蒲公山,北到息县县城连成一片,水文站所在的王湾村成孤岛,最大流量为15000立方米每秒。潢河潢川站以上平均雨量527毫米,16日最高水位为40.62米,最大流量为3330立方米每秒;洪水超过堤顶,潢川南城以上右堤全线漫决,长达6公里米,潢川至商城公路一片汪洋。淮滨以上平均降雨490毫米,淮河干流、淮南支流几股洪水向淮滨壅汇,淮滨站16日最高水位达33.29米,最大流量16600立方米每秒,洪水位高出堤顶及淮滨县围堤0.79米,城关进水,干支流堤防普遍漫决,南北两岗之间一片洪水。王家坝实测流量17600立方米每秒(加上决口还原,合计总流量为20650立方米每秒),16日1时,王家坝闸开闸分洪;7时闸门大开,最大分洪流量162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达30.35米,超过蒙洼圈堤堤顶0.35~1.35米,分洪闸公路桥面水深0.85米,蒙洼进洪已无法控制,全面漫溢。史灌河蒋集站最大流量为3110立方米每秒,淮河干流三河尖最高水位达29.84米,临王大堤陈村附近被冲决,部分洪水进入城西湖。洪河班闸也于14日17时42分开闸分洪,最高分洪水位35.98米,最大流量776立方米每秒。本次洪水的特点是干流水位消退很慢,淮滨水位在高程30米以上的持续时间为6天半;王家堤超过堤顶高程30米以上的洪水位达4天之久。

淮河干流地区,遭受这次特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洪灾。由于洪水水位普遍超过堤顶,大小河流,堤内堤外同时行洪,沿淮地区一片汪洋。淮滨县城进水后,洪水淹没到房檐,县城上下至三河尖之间,行洪积水时间长达20~30天,最大淹没深度3~5米。豫南沿淮地区1.81万群众受灾,50~60万群众家园被冲,倒塌房屋51.18万间。信阳市水灾面积为128千公顷,驻马店市受灾面积也有187千公顷。

6、15年水灾。15年8月,河南省洪汝河上游出现了一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造成了震惊全的特大洪灾。

雨情:15年8月4~8日,由于三号台风深入内陆,形成强烈低压系统,挺进到长沙转而北上,移入河南省境内,停留2~3天,与南下的冷空气形成对峙局面。这种热低压系统从海洋挟带大量水汽,与强冷空气遭遇时,辐合作用特别强烈,并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在河南省中部驻马店地区造成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这次暴雨的特点是:强度大、面积广、雨型恶劣。降雨主要集中在5、6、7日三天,由三场暴雨组成,第一场暴雨的出现在5日14~24时,第二场暴雨出现在6日12时至7日4时,第三场暴雨出现在7日16时至8日5时。其中以7日暴雨最大,5日次之,6日最小。7日暴雨不仅范围广,强度大,而且50%~80%的雨量又集中在最后6小时。暴雨中心3天最大点雨量,林庄站1605毫米,郭林站1517毫米,相当于当地平均年降水量的两倍。林庄站24小时最大雨量1016毫米,其中6小时最大雨量为830毫米,达到世界纪录。

这次暴雨影响范围达4万余平方公里,3天雨量大于600毫米和400毫米的笼罩面积分别为8200和16890平方公里。

水情:这次特大暴雨,洪水来势猛、来量大,使水库、河道大大超过设计标准。处于暴雨范围内的10座大型水库,其中板桥、石漫滩、薄山水库水位超过坝顶,宿鸭湖、孤石滩水库超过校核水位,昭平台、白龟山水库超过设计水位。位于暴雨中心的板桥、石漫滩水库于8月8日凌晨1时前后溃坝失事,另有两座中型水库?竹沟、田岗及58座小水型水库先后溃坝。板桥溃坝时,入库最大流量13000立方米每秒,最大出库流量78800立方米每秒,其中垮坝流量78100立方米每秒;从8日1时,溃坝失事,水位急剧下落,至早晨7时已基本泄空,6小时内向下游倾泄7.01亿立方米洪水。石漫滩水库入库最大流量6280立方米每秒,垮坝流量为30000立方米每秒;从8日0时30分开始溃坝,至6时水库基本泄空,5个半小时向下游倾泻1.67亿立方米洪水,使下游遭到毁灭性灾害。薄山水库最高水位超过坝顶0.41米(低于防浪墙顶0.3米),经广大军民奋力抢险,保住了大坝。宿鸭湖入库洪峰流量24500 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离坝顶仅0.34米,个别低坝段已开始漫溢,经大力抢险,方转危为安。

本次洪水共产生径流157.4亿立方米,其中洪汝河57.3亿立方米,沙颍河55.5亿立方米,汾泉河5.8亿立方米。

洪汝河。板桥水库垮坝后,洪水沿汝河及两岸坡地滚滚而下,水头高3~7米,平均以6米每秒的流速冲向下游,洪水所过,村庄、树木一扫而光。早晨6时,洪峰到达遂平,扩散漫流宽度约10公里米,遂平县被淹,据遂平站调查,洪峰流量达53400立方米每秒。京广铁路被冲坏,洪水越过铁路后,大股洪水进入宿鸭湖水库,另一股洪水注向东北与小洪河的洪水连成一片。石漫滩水库垮坝后,田岗水库接着垮坝,滚滚洪水沿小洪河而下,又与干江河在锅垛口决口来的洪水相汇合,其前峰约于8日7时到达杨庄水库(现为滞洪区),将杨庄大坝原有决口由60米冲至130米。洪水出杨庄水库后,一股洪水紧靠杨庄下游左侧冲决洪河北堤入老王坡;另一股洪水沿洪河下泄,其中有一部分洪水又由桂李进洪闸分洪入老王坡;再一股洪水漫决洪河南堤向东南漫流经西平县,流入上蔡县境,与汝河洪水汇合。上蔡县境内一般水深3米左右,低洼地带水深5~6米。老王坡上游来水,包括石漫滩水库垮坝的洪水,干江河锅垛口决口来的洪水,大量进入老王坡,总计进入老王坡的洪水量为15.7亿立方米。9日14时,老王坡坡心最高水位达到59.21米,相应蓄水量4.54亿立方米,为设计蓄水量的2.3倍。老王坡蓄洪区的堤防,包括干河南堤、陈坡寨至五沟营之间的洪河左堤和东大堤自8日下午至9日凌晨相继漫决。干河南堤和东大堤决出的洪水约10.4亿立方米,经黑泥河漫流入汾泉河水系;洪河左堤决出的洪水,大部分漫过洪河流入上蔡县境,其中部分洪水在西洪桥以下,又漫过洪河进入泉河水系。宿鸭湖上游来水,包括板桥水库垮坝的洪水,薄山水库下泄的洪水,大量进入库内,总计入库洪水总量为19.65亿立方米。8日9时30分,最大入库流量达24500 立方米每秒,10时水库最高水位为57.66米,距坝顶仅0.34米,夏屯新老泄洪闸最大下泄5330立方米每秒。为了保大坝安全,8日13时在大坝南端野猪岗附近陈小庄南炸口分洪,至9日最大分洪流量为1020立方米每秒。宿鸭湖水库最大下泄6100立方米每秒。水库下游的汝河左右堤防先后在7日晚至8日晨全线漫决,两岸一片汪洋,与洪河漫流的洪水相混,涌向洪河下游班台。班台是洪河、汝河的汇合处,洪河、汝河大量洪水下泄,在上蔡、平舆、汝南、新蔡县境内窜流连成一片,水面宽数十公里,平地水深3~4米,低洼地水深5~6米,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涌向下游。洪水所到之处,村庄、农田尽被淹没,城镇普遍洪水,上蔡、平舆、汝南、新蔡等县皆成泽国,广大平原一片汪洋,大量村庄和上百万群众被洪水包围或泡在洪水之中。8月7日,班台站水位骤涨,至13日4时,最高水位达到37.39米,超过设计洪水位1.84米。为了拯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必须尽快排泄洪水。14、15日先后炸开班台闸及黑龙潭、方集等处阻水堤坝,使大量洪水经洪洼一带加速泄入淮河。

沙澧河。干江河是澧河的主要支流,处于郭林、油房山暴雨中心范围内。8月6日干江河官寨站第一次洪峰6840 立方米每秒,7日第二次洪峰5410立方米每秒,8日晨第三次洪峰特大,为12100立方米每秒。自官寨以下到干江河入澧河口,两岸全线漫溢。下泄的洪水,一部分在干江河右岸的锅垛口地段漫决,经三里河窜入小洪河水系;再一部分洪水沿干江河注入澧河。澧河上游的孤石滩水库靠近郭林暴雨中心,8日晨最大入库量6690立方米每秒,最大下泄流量2780立方米每秒,下泄洪水与干江河来水相汇,澧河堤防全线漫决,左岸漫决的洪水全部入泥河洼滞洪区,右岸漫决的洪水冲过唐河、小铁路、公路流入老王坡滞洪区。在沙澧河口以上,澧河有不少量洪水漫决进入漯河市,南市郊积水深2米左右。沙河上游昭平台、白龟山水库,8日最大下泄流量分别为3110、3300立方米每秒。北汝河襄城县站7日11时洪峰3000立方米每秒,9日0时洪峰2873立方米每秒。沙河左堤霍堰村东扒口分洪,口门宽193米,推算最大分洪流量1420立方米每秒。在叶县和舞阳县境内沙河左右堤决口30处,南决洪水全部入泥河洼,北决洪水顺坡漫流而下,越京广铁路,进入沙河、颍河之间的三角地带。泥河洼滞洪区,6日4时42分罗湾闸开闸过洪,7日9时18分马湾也开闸进洪,到7日20时,两闸进洪量与澧河漫决来水及泥河洼内水已达2.16亿立方米,两闸即行关闭。8日,澧河、沙河洪峰接踵而来,上游漫决洪水量涌进泥河洼。为减轻泥河洼的洪水压力,保护泥河洼及漯河市、京广铁路的安全,在包头赵村炸开泥河洼北大堤和沙河左右堤防,使泥河洼及沙河洪水泄入沙颍河之间。但终因洪水来势又大又猛,至8日22时泥河洼最高水位达69.8米,相应蓄水量4.32亿立方米,超过设计蓄洪水位1.8米,超过堤顶0.3米,造成泥河洼东大堤漫溢溃决,漯河市周围一片汪洋。沙河漯河站,9日3时最高水位为62.90米,相应最大流量为3950立方米每秒。漯河以下至周口,除沙河、颍河本身下泄洪水外,大量洪水顺沙北洼地漫流下泄,到周口归入河槽。周口站9日4时最高水位为49.92米,最大流量3450立方米每秒。漯河、周口两站的洪峰流量是1950年以来最大的。汾泉河本地降雨不大,但老王坡东大堤漫决的洪水约10亿立方米,以及小洪河左堤漫决的洪水进入汾泉河,使汾河以南一片汪洋,老项城、老沈丘城都进水。

有故事的成语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

(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

(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释读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六)揠苗助长

典故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有一天,他又荷着锄头下田了,他觉得稻苗似乎一点也没长大,于是苦心思索着有什么办法可以使稻子长高一点。

忽然,他灵机一动,毫不犹豫的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跳,开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点。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农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儿子到田里去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子听到家里的稻子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的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释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可以学宋国农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顺序,如果一心只想早点完成就破坏它的次序,到头来不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无成。

 (七)买椟还珠

典故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

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释读

郑人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当取舍;而楚人的“过分包装”也有些可笑。

(八)滥竽充数

 典故

据《韩非子》记载,齐宣王爱听吹竽,又好讲排场。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这三百人一齐吹竽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根本就不会吹竽,看到这个机会,就到齐宣王那里去,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齐宣王就把他编在吹竽队里,并且给他很高的薪水。这位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队里,拿着竽装腔作势。这样一天天混过去,不曾被人发现。

等到齐宣王死了,齐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齐宣王不同,不喜欢听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欢叫吹竽的人一个一个地来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释读

西方谚语说,你可以在某时欺骗某一些人,却不能一直欺骗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会吹竽硬装做会吹竽,终有露出马脚之时。

这个故事也说明南郭先生不善于运用良好的学习条件。在齐宣王300人的吹竽队里,与其他299名乐师相处,学习还算丰富。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满足于滥竽充数,自欺欺人,只能落个逃之夭夭的下场。

(九)按图索骥

典故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已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供人们作识马的参考。

伯乐有个儿子,智质很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便拿看书,往外走去,想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到一只大癞蛤蟆,忙捉回去告诉他父亲说:“我找到了匹好马,和你那本《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来的酒曲块!”

伯乐看了看儿子手里的大癞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气,幽默地说:“这‘马’爱跳,没办法骑呀!”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

释读

按图像寻求良马,比喻做事拘泥教条,墨守成规。现在指顺着线索去寻找。索是寻找、觅求,骥是好马。

(十)邯郸学步

典故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势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处处新鲜,简直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看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释读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