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
太康天气_太康天气预报2345
tamoadmin 2024-09-09 人已围观
简介1.黄河发水灾的其中一个具体2.关于谷雨的古诗3.“你指的是哪三个国家?”三国人口锐减经过多年战乱三国人口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第一个渊源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这支华氏是因字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
1.黄河发水灾的其中一个具体
2.关于谷雨的古诗
3.“你指的是哪三个国家?”三国人口锐减经过多年战乱三国人口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第一个渊源
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这支华氏是因字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商纣庶兄微子启以奉汤祀的。商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商朝的后代,华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了。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
据考证,华氏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源自姒姓的华氏,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距今有四千一百多年。这在史籍中有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
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不过,有学者明确持疑,因为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未可确定,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
第三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僖公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孔子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
郑世子华,就是郑文公捷的二儿子太子华,在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农历1月,他代表郑国,同周王使者、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卫文公毁、许男爵、曹昭公班、陈世子款等诸侯国会盟于洮,这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诸侯国会议。
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九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四七。
扩展资料:
郡望堂号
华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平原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平原(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武陵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义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沛国,西汉为沛郡,东汉为沛国,治所在相县(故城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堂号:“武陵”、“华岳”、“平原”、“敦厚”等。
“本仁堂”:据《萧山渔临华氏宗谱·序》载:华氏“原姓宋,实微子(商·纣王同父异母兄长)之裔,食于华(今河南省商丘以东至江苏省铜山以西地区),西周时,宣王姬静遂因地赐华姓。华、宋二姓,万世难婚。”这段文字说明华氏源流和华、宋不通婚的原因。
此外,华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存裕堂”、“诒谷堂”、“享叙堂”、“培元堂”、“寿和堂”、“永思堂”、“武陵堂”、“享德堂”、“思训堂”、“庆馀堂”、“敦本堂”、“礼耕堂”、“佑启堂”“青紫堂”等。
参考资料:
黄河发水灾的其中一个具体
太阳,给人们带来光明,带来希望。在人类社会早期,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关于太阳的神话,而且早期太阳神神话中,太阳都与鸟有密切的关系。
一、金乌与扶桑树在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在人间的化身是乌鸦。在古埃及人那里,鹰是太阳神的化身,而在北美印第安人的观念中,鸟(代表太阳)和蛇(代表大地)结合,孕育出印第安人。最敬重太阳神的玛雅人,也认为乌鸦是日神的化身。
金乌
而在中国,关于太阳和鸟关系密切的神话传说也有很多,最著名的当是后羿射日神话。《淮南子》记载:“ 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太阳的形象就是金乌,金乌被射死,太阳也就随之消亡。《淮南子》是汉代成书,但太阳是金乌这一观念,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先秦时期成书的《山海经》中记载: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这里还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金乌的栖息地是扶桑树。
古代太阳神话中,都会提到扶桑这种神奇的树木。太阳的化身金乌生活在东海中叫做“旸谷”的地方,这里长着一棵扶桑树,此树高300里,而金乌就栖息在这棵树上。
三星堆 青铜神树
在先秦文献中,扶桑还有其他名字,《山海经》中有“若木”的称呼,《庄子》中也是这样称呼的。在现实世界中,桑树是不可能长在海水中的,那么扶桑树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学者研究,“扶桑”在最早的语言中代表的是海水到天空之间,太阳放射出来的光辉所渲染的云彩,因为形状像树木,所以古人就将其想象成一棵神木。随着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人们就对海中有扶桑树,太阳就栖息于此越来越确信。秦汉以后,扶桑逐渐发展为一个东方的地名,以至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扶桑成为日本的代称。
剧中的扶桑树
二、后羿射日的历史内涵后羿射日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之一,那后羿是何人呢?他射日的故事仅仅是个传说吗?在古史中,后羿是东方的东夷族人,与中原的华夏人群并不是一个族群,后羿曾一度进入中原。约在夏代的太康之时,太康无道,民不聊生,有穷氏的首领“羿”就率部赶走了太康,但羿自认为善射,无人能敌,便骄奢*逸起来,所以王位很快又被夏人给夺了回去。
后羿
后羿射日实际上象征着古代的一次历法改革。在上古时期,天上虽然没有10个太阳,但是有10个月数的计时制度,也就是一年有10个月,一年365天,分配给每个月36天,剩下的5天作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百姓就认为一年中的寒暑变化之所以很大,是因为天空中有10个太阳分别掌管10个月。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经历过很多个轮回之后,月份对应的世界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造成天气寒暑与对应季节不符合的情况。
后羿进入中原取代夏朝王室的地位,并“因夏民行夏政”。东夷族用的历法与上述华夏族用的历法不同,他们用的是大体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阴历月。在神话的构造中,变成了后羿射下9个太阳,只留一个太阳每日当值。
后裔射日
但是这种解释也有牵强之处,无法让大家都信服。所以有学者指出,后羿射掉九日是因为当时有九个作乱的部落,后羿征服了九个部落,恢复了天下的安宁。无论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后羿射日的神话背后体现的,应该是后羿当时做出了变革性的事迹。
三、古代的太阳祭祀尽管有后羿射日的传说,但中国古代对太阳神仍是十分崇拜的。中国历代帝王都对太阳进行祭祀,即所谓 “中春祭日,中秋夕月”。
中国古人认为,人类始祖是伏羲和女娲,而伏羲的“羲”字,学者认为是指太阳。从伏羲传到太昊,再传到高阳,直到黄帝,可以说都是太阳神的变名。在汉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中,就有伏羲为日神、女娲为月神的形象。
马王堆帛画
《楚辞》中也记载了中国南部早期的太阳神信仰。楚地神话中的太阳神是东君。《东君》一篇的开首四句写道: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楚地的神是人格化的,相比于中原的太阳神是金乌,东君则是一位驾六条龙所拉之车驰骋的英俊少年。东君每天沿着既定的轨道从东方出发,然后到西方。《东君》一篇描写了楚地祭祀太阳神的盛大场面,在举行了盛大的歌舞活动后,东君才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缓缓出场,场面十分美好。
傅抱石《九歌图册》 东君
四、各民族的太阳传说在中国更南部的地方有更丰富的太阳神话。南方很多民族都有射日的神话或史诗,尤其苗族的射日神话就有多种。
在苗族神话中,天王和地王挖出了9个太阳和9个月亮,庄稼都枯萎了,英雄“棵”射落了八日八月,剩下的一日一月便躲了起来,英雄叫公鸡给唤了出来。其他神话大体情节与之相似。
苗族
在彝族神话中还有一个“埋太阳”的神话,天上出现了7个太阳,快把人们都晒死了,一个叫阿拉的英雄背着篮子,把6个太阳摘下来,埋在了土里。
纳西族地区的太阳神更离奇,旱魔放出来9个太阳,与原来的太阳一起工作。当地寨子里有个美丽的英古姑娘,为了拯救乡民,主动前往龙宫求救。她翻山越岭到达海边后,凭美妙的歌声吸引了龙宫三王子。二人情投意合,龙王也很满意,命龙三王子随她回乡救急。可惜龙三王子也不敌旱魔,这时,一位大神经过,看到惨状,便命一条雪龙助阵。战胜旱魔之后,大神命令雪龙吞下7个太阳,让雪龙将第八个太阳背在背上使其变冷,放在夜空中当月亮。
纳西族
独龙族的传说中,天上本来有一公一母一对太阳,一位英雄将公太阳的眼睛射瞎了,于是他便只能晚上出来做月亮。母太阳则藏了起来,猎人让公鸡每天喊她出来。猎人死后,灵魂上了公太阳上,变成我们能看到的月亮上的黑点。这种“射日成月”的神话高山族中也有。月亮来自一个太阳,其实反映了先民认为月亮的光来自于太阳的朴素观念。这的确也是科学事实。
独龙族
北方民族的太阳神话中也有射日的传说,如满族、蒙古族、藏族等,都有英雄人物射日的故事。
放眼世界,印度和美洲也有多个太阳神话。世界各民族不约而同地都有太阳神话,这个现象作何解释呢?这应该是人类早期经历过一个大干旱时期,而先民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便不约而同地构想出关于太阳的神话传说。这就如同世界各族都有大洪水的传说,中国有大禹治水,西方有诺亚方舟,可能人类早期共同经历过一个洪水泛滥的时期。
大洪水神话
文史君说太阳崇拜是世界上许多民族的主要信仰,在各民族的太阳神神话中,有许多太阳是神乌的信仰。远古时期,先民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源于观察,于是就认为太阳和鸟一样,是会飞行的,而太阳就是最厉害的神鸟——金乌。商人追溯自己的祖先时,就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玄鸟就是金乌,说明商代也是极其崇拜太阳神的。世界很多民族的信仰中,都有关于太阳的神话,说明人类社会早期人们对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阐释,有一定的共同性。
参考文献萧兵:《楚辞与神话》,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的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杜觐位:《上古太阳神话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谷雨的古诗
黄河历史上的几次水灾
“黄河中下游发生的大洪水,除了有实测资料的1933年、1958年和1982年3次以外,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及洪水痕迹调查,尤其是近年来的分析估算,业经整理审定了的还有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的两次。”成刚介绍说,“1761年8月17、18日(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八、十九日)在黄河中游发生了一次特大洪水。
经多年的历史资料查证,这次洪水主要来自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的伊河、洛河、沁河和直接汇入黄河的小支流,黄河下游多处决口。
1761年洪水花园口断面洪峰流量为32000立方米 /秒。
伊洛河、沁河下游沿河城市备受水患之苦。
伊洛河从洛阳至偃师整个夹滩地带,水深都在一丈以上。
偃师、巩义、沁阳、武陟、修武也都是大水灌城,水深在五六尺至丈余不等。
据当时河南巡抚奏折,总计河南省被水冲十州县,另有十六州县禾苗被淹。”
成刚接着介绍说,1843年8月(清道光二十三年七月),黄河中游发生了一场大暴雨。
黄河干流潼关至小浪底河段出现千年来的最高洪水位。
这次洪水是由西南东北向切变线性暴雨形成。
这次洪水,根据沿河古代遗物和洪水淤沙调查,均可说明1843年洪水位至少是千年来最高者,它的重现期可视为千年一遇。
在洪水调查中,黄河潼关至小浪底河段两岸居民对这次洪水灾害的记忆极为深刻,并有许多歌谣流传至今。
如“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等。
据当时河南巡抚鄂顺安润七月八日奏折称:“又据、陕州、新安、渑池、武陟、郑州、荥泽等州县禀报,该州县地居中河九堡之上游,因七月十四等日黄水陡涨二丈有余,满溢出槽,以致沿河民房田禾均被冲损……现已报到,被洪水浸淹者共二十三州县,被雨水淹浸者共十七州县,淹及城垣者共七县,汜水、陈留二县情形为最重。
洪水下泄至中牟,将原已在农历六月溃决夺溜的口门又复冲宽至360丈(约1000余米),大量洪水均由中牟口门向东南漫流,经贾鲁河入涡河、大沙河夺淮归洪泽湖。
被淹范围包括河南、安徽境内西起扶沟、西华,东至通许、太康、鹿邑、亳州,南至洪泽湖。”
1933年的八月上旬,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陕县间,发生了一次自1919年建立陕县水文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
1933年洪水,陕县站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为该站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一大洪水。
由于这次洪水峰高量大,给黄河中下游造成了严重灾害。
中游暴雨区内洪水横流,人畜漂没,下游多出决口。
1958年7月14日至18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发生了一次大暴雨洪水。
黄河花园口站7月17日晚,出现了自1919年以来的最大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
接着,成刚详细介绍了1982年黄河大水灾的情况。
1982年黄河大水灾
1982年7月29日至8月2日,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降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山陕区间和泾、络、渭、汾河降大雨到暴雨。
黄河三花间干流及伊洛河相继涨水,花园口站8月2日18时出现流量15300立方米/秒的洪峰,7天洪量50.2亿立方米,10000立方米/秒以上流量持续52小时,是195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这次洪水,黄河下游滩区普遍进水偎堤,伊洛河夹滩和两岸洪泛区漫决进水,滞削了洪峰。
为减轻艾山以下防洪负担,运用了东平湖老湖分洪蓄水。
历经7天,洪峰于8月9日入海。
这次天气过程,自7月29日开始,当晚深入黄淮地区的九号台风的低空东南风急流与冷槽相遇,三花间开始出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30日雨区有所扩展。
31日至8月1日台风低压移入三花间南部,并与陕西低涡结合,暴雨和特大暴雨面积继续扩大。
8月2日雨区北移至沁河、汾河一带,直到3日台风低压消失,暴雨过程基本结束。
“这次暴雨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中心强度大,分布不均匀。”成刚说,“其最大暴雨中心位于伊河中游嵩县陆混,7月29日降雨量达544毫米,其中11个半小时降雨535毫米,最大强度为一小时87毫米,连续5天最大降雨量为782毫米。”
连续暴雨,形成三花间干支流接连出现三次洪峰。
第一次形成花园口站1982年7月31日6400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
第二次形成花园口站8月2日洪峰流量11200立方米/秒。
第三次洪峰即1982年最大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
由于夹滩和两岸洪泛区进水,淹没面积约260多平方公里,滞蓄水量约4.6亿立方米,小浪底、黑石关、武陟三站洪水与小花区间(小浪底至花园口)干流来水,汇合形成花园口站15300立方米/秒洪峰,7天洪量50.2亿立方米。
8月3日4时,洪峰到达夹河滩站,洪峰流量14600立方米/秒,较1958年的削减量增大7.2%。
为了减轻艾山以下防洪负担,运用东平湖老湖分蓄洪水,林辛闸和十里堡分洪闸先后于6日22时6分和7日11时10分开闸分洪,9日20时12分和9日23时18分先后关闸,总分洪量4亿立方米。
这次洪水的含沙量较小,花园口站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2.1公斤,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63.4公斤。
花园口以下河道“上淤下冲”。
花园口至孙口段共淤积0.8亿吨,其中67.6吨的泥沙淤在高村至孙口段。
孙口以下共冲刷0.382亿吨。
成刚分析说,这次洪水的降雨量、暴雨范围和三花间的洪水总量均大于1954年和1958年。
洪峰略大于1954年,小于1958年。
洪峰沿程消减大,传播速度较慢,洪水位多数站高于1958年。
这次洪水的降雨量较大,而洪峰流量较1958年为小,其主要原因有:1.三小间(三门峡至小浪底)降雨中心的雨强较1958年小,所以1958年三小间洪峰流量为11000立方米/秒,而1982年只有4760和3520立方米/秒。
2.降雨时程分布不如1958年的集中,致使伊洛河及三小间均产生连续洪峰,先后下泄,而1958年只产生一个洪峰。
3.陆混水库蓄水和夹滩滞洪削减作用较1958年为大,1958年到黑石关削减30%,1982年削减50%和55%,即有白马寺、龙门镇合成流量7100和9070立方米/秒,到黑石关减小到3540和4040立方米/秒。
4.干支流洪峰遭遇情况不同,1982年干流小浪底洪峰与伊、洛、沁河黑石关、武陟洪峰没有完全遭遇,而1958年洪峰主要由小浪底洪峰与黑石关洪峰相遇而成。
1982年洪水普遍漫滩,发生了刷槽淤滩,在涨落水过程中同流量水位明显下降,而由于河道多年的淤积结果,1982年洪峰流量虽较1958年小,但其洪水位普遍高于1958年,一般高1米左右,柳园口和苏泗庄局部河段高达2米左右。
由于东平湖滞洪,致使艾山、洛口水位较1958年低0.4米左右,而利津又高于1958年。
“你指的是哪三个国家?”三国人口锐减经过多年战乱三国人口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关于谷雨的诗句整理如下:
1、谷雨已近花欲尽,秉烛夜饮朝坐曹。——梅尧臣《送胥平叔寺丞赴洛》
2、及得归时谷雨余,已剪轻衣换袍袴。——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3、正过谷雨初晴日,分得西都大半春。——张耒《同李十二醉饮王氏牡丹园二首·吹尽纷纷桃李尘》
4、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张耒《牛谷口》
5、冷落韶光谷雨寒,一年孤负倚阑干。——范成大《简毕叔滋觅牡丹》
6、西都花市锦云同。谷雨贡黄封。——曹勋《诉衷情·西都花市锦云同》
7、谷雨初晴,对晓霞乍敛,暖风凝露。——曹勋《金盏倒垂莲·谷雨初晴》
8、乍过夜来谷雨,盈盈明艳惹天香。——曹勋《庆清朝·绛罗萦色》
9、前效谷雨放茶旗,昨日重三转酒池。——项安世《伯父生朝》
10、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乾隆《观茶作歌》
11、常见牡丹开候,独占断、谷雨风流。——赵秉文《满庭芳·遗山乐府中附以上周泳先辑》
12、一朵千金,帝城谷雨初晴后。——李铨《点绛唇·一朵千金》
13、谷雨初晴,榆烟新换,楝风微动。——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14、茶苗封谷雨,书叶寄苹风。——王谌《简章伯和》
15、笑拟条风戏,装迟谷雨催。——杜安世《巫山一段云·笑拟条风戏》
16、谷雨风前,占淑景、名花独秀。——元绛《映山红慢·谷雨风前》
17、却愁取次都开尽,辜负清明谷雨天。——邵伯温《郡治五绝》
18、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陆希声《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
19、晓天谷雨晴时,翠罗护日轻烟里。——曹组《水龙吟·晓天谷雨晴时》
20、谷雨初干可自由,荷锄原上倦还休。——柯九思《索阳庄瓜寄玉山》
21、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齐己《送赵长史归闽川》
22、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23、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崔护《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
24、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曹邺《老圃堂(一作薛能诗)》
25、红紫妆林绿满池,游丝飞絮两依依。正当谷雨弄晴时。——仇远《浣溪沙·红紫妆林绿满池》
26、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芍药抽红锐》
27、三朝前谷雨,寒甚过时谋。——方回《怪梦十首·三朝前谷雨》
28、各将谷雨崖烟写,独许溪鸥野鹭知。——方回《次韵送张文焕·深愧衰残蒲柳姿》
29、是日已尝谷雨茶,是岁木星守南斗。——方回《记游自次前韵》
30、谷雨已过又梅雨,故山犹未致新茶。——方回《索云叔新茶》
31、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朱有炖《元宫词·谷雨天时尚薄寒》
32、莺花眼界人烟外,蚕麦生涯谷雨余。——仇远《春日田园杂兴》
33、谷雨宜晴花乱开,一壶春色聚书斋。——仇远《书斋》
34、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贺铸《翦朝霞·云弄轻阴谷雨干》
35、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乾时偶自锄。——薛能《老圃堂》
36、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李山甫《牡丹二首·嫚黄妖紫间轻红》
37、独惭出谷雨,未变暖天风。——周朴《春中途中寄南巴崔使君》
38、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39、谷雨共惊无几日,蜜蜂未许辄先甜。——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40、已过谷雨十六日,犹见牡丹开浅红。——梅尧臣《四月三日张十遗牡丹二朵》
41、节候初临谷雨期,满天风日助芳菲。——蔡襄《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
42、谷雨收寒,茶烟飏晓,又是牡丹时候。——陈允平《过秦楼·谷雨收寒》
43、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艾性夫《春晚》
44、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林逋《尝茶次寄越僧灵皎》
45、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王贞白《白牡丹》
46、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王贞白《白牡丹》
47、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陆游《春日·春来日日困春酲》
48、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陆游《闲游·过尽僧家到店家》
49、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许浑《送前缑氏韦明府南游》
50、寒食初过谷雨前,轻衫短帽影翩翩。——陆游《湖上·寒食初过谷雨前》
51、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王士祯《春不雨》
52、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载酒携山榼》
53、叶过谷雨花犹在,衣近梅天润易生。——高启《田园书事》
54、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唐寅《牡丹图·谷雨花枝号鼠姑》
55、平康驴背驮残醉,谷雨花栏费朗吟。——唐寅《漫兴(十首)·一身憔悴挂衣襟》
56、香灯不起维摩疾,樱笋难酬谷雨春。——唐寅《漫兴(十首)·驰驱京国罨头尘》
57、风情缸面清明酒,节物山头谷雨茶。——程嘉燧《过孙履正东林庄居(同方民表丈)》
58、灵源洞口旗枪,五马来乘谷雨尝。——王穉登《题唐伯虎烹茶图为喻正之太守三首·灵源洞口旗枪》
59、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徐渭《某伯子惠虎丘茗谢之》
60、蒸茶复刈麦,俱及谷雨前。——蔡羽《思田园·园田二三月》
61、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文征明《暮春·南风十日卷尘沙》
62、谷雨后来花更浓,前时已见玉玲珑。——司马光《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谷雨后来花更浓》
63、鄙哉谷雨枪与旗,多不足贵如刈麻。——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
64、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王之道《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65、扫松预造清明酒,入峡先租谷雨茶。——戴复古《清明前梦得花字》
66、夷门子弟逞豪华,不念西京谷雨花。——晁说之《赠京师少年在海陵者》
67、谷雨秧芽动,楝风花信来。——舒岳祥《春晚寄二林》
68、种浸清明后,雅耿谷雨前。——舒岳祥《趋农》
69、谷雨赊犹半月期,禁烟花事已纷披。——程公许《题花十绝句·谷雨赊犹半月期》
70、春满四郊耕谷雨,云屯万灶饱炊烟。——李曾伯《杨州宴交代丘总领乐语口号》
71、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晁补之《次韵李秬约赏牡丹》
72、苹风引钓鱼随艇,谷雨催耕水拍田。——李弥逊《和陈颖仲题刘鞠祠》
73、溪云谷雨作昏翳,思快饮消沈烦。——王洋《尝新茶》
74、谷雨都无十日间,落红栖草已斑斑。——刘子翚《宿云际偶题》
75、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董嗣杲《杜鹃花》
76、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王禹偁《牡丹十六韵》
77、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王禹偁《和陈州田舍人留别·淮阳冰绽柳条新》
78、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乾。——苏颂《再和暮春》
79、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元稹《咏廿四气诗·谷雨三月中》
80、月波半浸杨柳,谷雨初匀牡丹。——李石《扇子诗·月波半浸杨柳》
81、未容谷雨泪胭脂,且趁晴风小小吹。——李石《扇子诗·未容谷雨泪胭脂》
82、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尘无谷雨痕。——王令《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83、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刘过《春日即事·久客无人问所须》
84、诗写梅蓊月,茶煎谷雨春。——黄庚《对客》
85、千声凤吹朱门里,一番花香谷雨前。——蔡襄《寒食乐词》
86、谷雨春江暮,茶烟晓寺晴。——陈允平《酬同志》
87、莫有同盟者,多煎谷雨茶。——叶茵《道院·园林悭十亩》
88、谷雨已十日,不散阴云顽。——邓肃《飞萤》
89、谷雨将应候,行春犹未迟。——李适《送徐州张建封还镇》
90、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曾觌《浣溪沙·谷雨郊园喜弄晴》
91、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92、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落絮游丝三月候》
93、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94、事君勤职贡,茗先谷雨。——梅尧臣《送刘郎中知广德军》
95、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王贞白《芍药》
96、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林野熏风起,楼台谷雨晴。——白居易《仆射来示有三春向晚四者难并之说诚哉是言辄…兼简尚书》
98、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99、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齐己《谢中上人寄茶》
100、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齐己《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
101、谷雨亲蚕近,花朝拾翠连。——王逢《宫中行乐词·明月窥彤管》
102、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杨朝英《双调·水仙子·自足》
103、谷雨林中先紫笋,郁罡山口足黄鹂。——张雨《闰三月三日北山看花不与盟》
104、牡丹牡丹吾语汝,三月八日始谷雨。——康海《题王秀才牡丹图》
105、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廖融《书伍彬屋壁》
106、栽时白露,开时谷雨。培养工夫良苦。——刘敏中《鹊桥仙·观接牡丹·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107、谷雨初收时候,向魏紫屏帏,舞袖斓斑。——袁易《声声慢·寿张仲宝·乔木所居亭名》
108、谷雨催秧蚕再眠,桑女伴罢秋千。——舒邦佐《春日即事五首·谷雨催秧蚕再眠》
109、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110、识冷烟催谷雨,须知澹日养花天。——程珌《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111、明朝知谷雨,无策禁花风。——朱槔《谷雨》
112、仙峤多灵草,纷披谷雨前。——王恭《山人以春茗见寄赋以荅之》
113、节换榆烟火,花残谷雨天。——李昌祺《送人之京》
114、蓝堆山续开皇诏,仙掌茶抽谷雨旗。——袁宏道《示度门》
115、谷雨催田父,花时到海棠。——方孝孺《遣病·其九》
116、谷雨江南佳节近,惠泉山下小船归。——文征明《煎茶诗赠履约·嫩汤自候鱼生眼》
117、一番谷雨,晓来香透帘栊。——尤侗《河传·其四·四》
118、郭外轻阴爽气多,风光谷雨近清和。——李流芳《过积善庵悼双林长老》
119、谷雨无几日,溪山暖风高。——楼璹《织图二十四首·下蚕》
120、快快插禾,清明谷雨天气和。——郑鹏《禽言三首·其一》
121、洛阳谷雨红千叶,岭外朱明玉一枝。——完颜璟《云龙川泰和殿五月牡丹》
122、已过谷雨春将暮,未见花开。——顾太清《丑奴儿·春日偶成》
123、数花风,逢谷雨。绿暗旧年树。——龚翔麟《祝英台近·谷雨,课童子修灌花木》
124、过清明,还谷雨。杨柳丝丝,化作愁千缕。——宁调元《苏幕遮·过清明》
125、桃花欲放条风后,茶蕊新供谷雨前。——李虚己《和汝南秀才游净土见寄》
126、花已清明近,茶将谷雨前。——黄彦平《田家春日二首·迟日芳众草》
127、六朝风物秦淮水,三月春情谷雨茶。——吴山《秦淮舟集同刘李诸夫人分韵》
128、谷雨樱桃落,薰风柳带斜。——谢希孟《樱桃》
129、立夏少半月,谷雨是今朝。——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立夏少半月》
130、俗祀勾龙招近局,僧逢谷雨寄新茶。——董纪《草堂偶书》
131、社鼓冬冬催谷雨,炊烟续续过清明。——钱谦贞《清明后晚出北城至顶山寺登白龙庙作》
132、似带高秋清冽意,谁夸谷雨剪新芽。——范景文《同汪未央王太初尝秋茶》
133、春事阑珊酒病瘳,山家谷雨早茶收。——方太古《谷雨》
134、敬亭山下故人家,谷雨晴时正摘茶。——郭奎《寄陈教授敏·其一》
135、石井桐花晚,江城谷雨寒。——赵汝回《春吟》
136、茶到山中分谷雨,酒从地上品丹泉。——胡奎《送人回馀杭》
137、金齑细斫秋风鲙,玉髓新烹谷雨茶。——胡悌《赠章伯高(二首)·共是多情惜岁华》
138、开籯淡淡楚山馨,入眼纤纤谷雨青。——黄衷《楚邸致新茶》
139、暖烟夹道清明近,香雪飞空谷雨晴。——史谨《柳庄为朱德辰赋》
140、瓦缸满注春泉碧,谷雨晴时分藕植。——柯潜《吟室盆荷》
141、物色冬青树,时新谷雨茶。——田登《巴风》
142、社烟随仗,谷雨落青旌。——童承叙《雨中送驾和研冈二首》
143、谷雨年年僧送茶,近来无复及贫家。——王人鉴《谢人送茶》
144、谷雨园林万绿齐,名花惊见舞青霓。——文彭《陆子虚园赏舞青霓牡丹》
145、茶全烹谷雨,春半及花朝。——雪浪法师《松寥阁与堪公夜坐看月晨起值花朝连春分纪事》
146、谷雨曾沾青帝泽,薰风又卷赤城霞。——赵秉文《五月牡丹》
147、帝城谷雨见黄鹂,关外风光大较迟。——范梈《赠盛复之之官宣德》
148、清明谷雨香山道,脆管繁弦平乐楼。——杨弘道《中都二首·其一》
149、可怜谷雨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毛奇龄《西河·春后雪》
150、谷雨携筐摘嫩芽,大棚顶畔是侬家。——蔡碧吟《台阳竹枝词·其二·谷雨携筐摘嫩芽》
[/s2/]这三个国家人口锐减:连年战乱灾难导致人口为零[/S2/]边肖。以下文字资料已收集出版,方便大家快速浏览!
我相信不同的人可以总结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演义》的不同内容。从积极的方面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时期,朝代更替的时期,军事思想革新的时期。否定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战争、分裂、灾难的时期。但就后世而言,普遍认为三国对中国历史影响很大,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急剧减少的时期?
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应该从商周开始。但是,如果我们画一个图形,它应该是一个重复的图形。在中国历史上,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有过多次大规模的人口下降时期,是这一时期的加强版。这一时期中国人口锐减,人非正常死亡。恐怕很难找到第二个时代能和它的前辈和后代相提并论。解放初期,伟人在研究三国历史时,也被三国人口减少的惊人局面所震惊,说不如刘贯的大刀长矛。
但是,三国时期人口减少?原因有战争那么简单吗?人口快速减少对中国历史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整个东汉时期,人口最多的时期是东汉的和顺。当时中国有近6000万人口。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人口开始负增长,但是减少的幅度并不显著。东汉桓年间,也就是公元157年,东汉对全国户口进行检查。这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超过5600万,略低于汉代和汉武帝时期近6000万的峰值,降幅不算太大。但黄巾军起义和董卓之乱后,中原英雄打起了内战。当赤壁之战在公元221年结束时,中国的人口下降到一个惊人的水平。虽然这一时期各史家所列的人口数字差异较大,但其锐减之快令人震惊:杜佑《通典》记载东汉黄巾起义始于此,经历董卓之乱,到建安初年曹操称帝时,中国人口早已家家户户都有。然而,此时的中国并不太平。在这种惨烈的人口形势下,曹操与袁绍之间爆发了一场战争,包括曹操与平荆州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刘备与巴蜀之战、曹操与河西之战。
直到公元221年兀术夷陵之战,中国才进入相对和平时期。在这段战争时期,每一场战役都是伤亡惨重的生死之战,人口减少可想而知。三国建立之初,魏国大臣陈群曾说,此时的魏国人口与中国文学相比只是一个大郡。据杜佑《通典》年的记载,公元221年刘禅登基时,蜀国人口为90万,公元263年灭亡时,增至94万。这一年,平定蜀国的魏国统计了魏国和蜀国的人口,增加了4?共537万人。据《晋书》年的记载,蜀亡时吴国人口为230万。这样中国总人口不会超过800万。这个数字是在三国时期进入相对和平时期,人口生产长期恢复后恢复的。即使到了现代,很多研究者也得出一个更令人惊讶的结论:史料中的人口数字仍然是有水分的。三国时期,中国人口损失更大。历史上有一种观点认为
这三个国家的人口下降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触目惊心的。三国之后,中国人口下降最多?时期,应该是宋末元初。蒙古帝国与宋朝的战争中,中国人口下降了40%左右,被认为是中国近千年来最大的灾难。但与三国时期的情况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说到东汉末年到三国初人口锐减,我们可以总结出很多原因,有些我们今天还能想到,比如始于黄巾起义的民族战争。当时黄塔军起义取的是全国各地同时引爆的策略。爆发的时候是全面战争,战火蔓延到全国。再比如东汉末年出现的枭雄。他们无视人民的力量,无辜的叛徒。当政的董卓上台后,取了残酷暴虐的统治政策,不断逮捕年轻人以扩充自己的军事实力,导致大量民众逃亡。而且当时的北洋军阀喜欢拿老百姓当挡箭牌。在战争中,他们经常抓无辜的人作为人盾来阻止敌人的进攻。多年的相互战争也导致大量城镇被毁,许多繁荣的县城变得无人居住。从东汉末年到三国的战争,可以说是国家循环,让普通人无处可逃。比如北方刚结束官渡之战,南方又爆发了赤壁之战,然后西北和西南又爆发了战争。除了偏远的西域,汉帝国几乎所有的领土都卷入了战争,没有几个地方没有被战争摧毁。基于以上原因,在后世史家的记载中不止一次提到。
而中国这个时期,人口下降的很多原因都被现代人忽略了,第一个原因可能是大瘟疫。瘟疫是西汉中期以来中国历届面临的难题。由于与匈奴的战争和对南方匈奴的依附,源于北方草原的草原瘟疫传入中原已有100多年。自西汉武帝以来,中国大规模瘟疫不断。西汉帝国的灭亡是由山东农民起义引发的。而且按照当时中医的水平,这种瘟疫基本上是不治之症。即使西汉灭亡,东汉改朝换代,瘟疫依然没有收敛。基本上是每120年在某个地方突然爆发一次。这种情况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东汉。直到东汉末年最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诞生并写下《伤寒论》,大规模瘟疫的破坏力才开始得到遏制。
另一个原因是东汉中前期以来,中国自然灾害不断。今天我们谈到东汉的科技成就,很自然的就要说张衡的地动仪和他的伟明是因为东汉频繁的自然灾害。就地震而言,东汉中后期的地震频率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如东汉陇西地区,东汉及汉武帝、桓帝、灵帝时期均有大规模地震发生。由于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与地震相关的发明层出不穷。东汉末年,发生了异常大规模的蝗灾和旱灾。例如,从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间,中国北方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蝗灾,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几乎蔓延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如此大规模的蝗灾,在中国未来的历史上,也就是唐朝年间,元朝末年,是可以比较的。与此同时,东汉末年,黄河四次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江东先后遭受五次水灾。与此同时,多年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干旱
持续的自然灾害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范围的饥荒,在此期间,国家的经济储备将逐渐被清空。当时的东汉帝国已经进入门阀政治时期,所谓州县记录如霹雳,日益超出中央的权力。在很多领域,中央只保留名义上的约束权。在正常年份,这种情况还是和谐的。但是,一旦国家爆发战争和自然灾害,中央控制力的削弱必然导致更大的灾难破坏力。
毕竟家庭会选择囤积居奇,闭门自保。中央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提供救济,绝望的人们只能选择反抗。其实整个东汉帝国的黄巾起义和持续多年的饥荒有很大关系。黄巾起义军通过施惠、收买人心,迅速聚集了数十万信徒。黄巾起义的结果是引起了北方大规模的战争。这是一个痛苦的恶性循环,人口锐减是代价之一。
这期间,中国人口快速下降最惨烈的阶段应该是从董卓抵京到赤壁之战结束。这个时期的中国,天灾人祸并存。人祸众所周知。有权有势的董卓是个不通情理的人。他进洛阳,是整个中原的灾难。他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敲诈勒索,使得中原大地一度光秃秃的。他的临时除了破坏,对建设一无所知。比如,他的士兵每次在洛阳周边巡逻,回来的时候,他们的马都装满了掠夺来的女人。他们所到之处,所有富裕的村庄都被,所有的物资都被掠夺。当时中国的自然天气也进入了异常阶段。中原各地都发生了灾害,比如禹州的旱灾。根据官方记录,一次有300多万人饿死。有多少?不过这是夸张的说法,但当时中央连自己都保护不了,还能管老百姓吗?后来董卓在关东诸侯的夹击下逃离洛阳,将洛阳的人口全部迁到长安。结果住在长安的不到10万人,大部分倒在了路上。北方的侵蚀不比南方好。荆州刘氏家族,在江东,互相争斗,这不是《三国演义》年令人羡慕的世外桃源。后来曹操南下荆州,对长江打击非常严重。
人口的减少影响了当时的格局和诸侯国的主要政策。战争结束时,所有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开始把人口作为他们的主要目标。曹操杀了袁绍后,从户口本上得知冀州有三十万人,就让他上天堂。赤壁之战后,刘备不顾孙权抄他后路的危险,西征四川。很重要的原因是荆州当地居民正在死亡。正如庞统投奔刘备后告诉他的,——荆州被弃,人物疲惫。这样的地区自然不能作为霸权的资本。
得到四川后,刘备一度强大,也是因为当时四川被一个盆地阻隔,是中国受战争破坏最小的地区。四川当地居民,尤其是汉族,大多是短期难民。大部分都是有实力逃离这里的年轻人。除了争夺人口,很多开始取恢复人口的政策。根据南北朝和唐朝的许多史料,吴栋的孙权是建立的。他从登基伊始就制定了逼婚政策,即男性必须在12岁之前结婚,否则将被绳之以法。曹操之所以取屯田政策,也是因为人口锐减,尤其是农民数量众多,军队根本吃不饱。最重要的影响是,虽然我们把赤壁之战看作是三足鼎立的开始,但是赤壁之战之后中国的内战并没有停止。直到公元222年,蜀吴夷陵之战后?进入和平时期。《三国演义》年,夷陵之战双方用兵70万,蜀、吴各用兵10万以上,但实际数字是蜀8万,吴10万。从此三国历史进入和平时期,原因很简单。人太少了。如果我们再自相残杀,所有人都会死。
这三个国家的人口在公元221年开始增加。如果说今年之前,各类瘦子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战争上,那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人口上。
关于人口恢复问题,当时魏蜀吴的三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政策。魏的政策是开垦土地,大量结合兵、兵、农,增加北方劳动力。吴的政策是:第一,吸引北方流民;第二,向南扩张,同化南方原住民;孙权甚至多次组织军队在北方骚扰苏。在淮南地区,主要任务是抢人口。在蜀中,无论是诸葛亮还是阿逗的父亲,刘禅在人口问题上都不会含糊。比如在蜀汉与魏国交界地区,蜀国唆使魏国边民逃往蜀国定居。这三个国家除了互相掠夺人口,还怕在生育能力上落后对方。魏蜀吴的三个都颁布了鼓励生育和强迫婚姻的政策。事实证明,中华民族的自愈能力向来很强。在这场和平的人口竞争中,中国总人口开始缓慢增长。
曹操建立的曹魏率先恢复人口,中原人口基数大于其他地区。在人口增长方面,曹魏也非常重视科技革命。曹时期是中国农业生产的又一次革新时期。例如,改进的水车等新农具的推广加快了农业复苏的速度。曹丕登基之初,大臣杜叔曾说,曹魏总人口不到东汉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乐观的数字。曹灭时,曾数过这两处人口。除去蜀汉的人口,当时曹魏的人口约为400万。在蜀汉,有一项人口记录是在公元236年,当时人口刚刚超过90万。曹魏在蜀汉灭亡后,根据蜀汉提供的数字,当时已经有95万人。吴栋灭亡后,据吴和王的统计,人口已达200万。也就是说,在蜀国和吴国的全盛时期,三国统一后,两国的总人口仍然低于魏国和北方最后的胜利者。
中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应该是三国末期蜀国灭亡后到西晋太康年间。西晋时,中国总人口已上升到1600万。之所以有这样的规模,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对抗,三国的经济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另一个原因是三国灭亡后,通过重新核查户籍,发现了很多隐藏的人和土地。西晋初,为了保证国家财政
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人口减少和恢复,对中国未来的历史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人口常年减少的情况下,三国都重视招募北方游牧民族进入汉族地区增加劳动力,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向内迁徙,达到这一时期的高峰。与此同时,北方的移民改变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力量平衡,随之而来的动荡也不无关系。虽然西晋时期中国人口呈上升趋势,但长期战乱造成的损失不是一二十年就能消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晋取了错误的统治政策,亡国不足为奇。